怎樣安全開學?廣東省教育廳發出最新通知
錄入時間:2020年2月16日
點擊次數:6701
今天,廣東省教育廳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下發《關于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周密防控確保開學安全的通知》,要求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全省教育系統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周密防控,形成工作合力,確保開學安全。嚴防疫情輸入校園,嚴防發生校園聚集性疫情。
很多用戶關心,省教育廳發這份文件,是否意味著學校即將開學?記者了解到,1月30日省教育廳出臺“精準防疫16條”措施,要求做好疫情防控,確保師生安全。而此次下發的新通知,比上一份通知措施更嚴、指引更細,目的是進一步嚴防疫情輸入校園。至于開學時間,目前仍按7日發出的通知為準,各級各類學校2月底前不開學。
《通知》要求,各地各學校按照一把手負總責的要求,構強領導班子、部處、科室、院系、年級、班級疫情防控責任人責任鏈條。疫情防控每項工作、每個層面、每個環節,任務明確,工作對象明確,標準、規范、程序明確,責任明確。無死角、無遺漏、無盲區,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織密疫情防控網。
同時,校園實行封閉式管理,校內實行網格化管理;把好校門第一關,嚴防疫情輸入校園。

廣東省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防控新冠肺炎晨檢流程圖。
開展校園愛國衛生運動,營造良好校園衛生環境,定點收集、及時處理廢棄口罩等有害垃圾。做好教室、食堂、宿舍等后勤保障工作,為教育教學活動提供安全保障、可靠支撐。做好網絡教學、遠程教學準備工作。
《通知》要求,按照“四精準”“六分”“一獨立”要求,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錯峰安排不同區域、不同學校、不同學段學校開學、學生返校。
其中,全面摸清校園食堂、安保、保潔、宿舍管理、物業管理、商場超市、銀行郵局、理發洗衣等與校外交集較多的后勤人員數量、籍貫、身體健康、兼職等情況,加強教育培訓,明確紀律要求,堵塞疫情傳播漏洞。加強對教學樓、食堂、宿舍樓等人員密集場所管理,限制人流量,進出人員登記并檢測體溫。
廣東省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新冠肺炎防控流程圖。
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提醒,要嚴格落實干部員工健康管理,加強晨檢午檢,做好因病缺勤登記、追蹤、報告工作。加強離退休人員及教職員工家屬管理服務,關注登記在校內居住的校外人員身體健康狀況。
《通知》還明確,制定完善教學、就餐、住宿等人員聚集性活動的行為規范、過程規范,盡量避免人員聚集,減少人員交叉。
需要注意的是,食堂要嚴格做到“八個確保”“四個規范”:確保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并落實,食堂場所及設施設備清潔,設施設備正常運轉,食品原料安全,從業人員持證上崗,飲用水符合衛生標準,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隱患,落實監管責任和主體責任;規范原料控制、加工制作、清洗消毒、留樣管理。
廣東省高校和中職學校新冠肺炎防控流程圖。
該負責人提醒,要完善應急預案并進行演練。發現疑似癥狀人員,要及時隔離,及時報告屬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及時送指定醫療機構治療,嚴防發生校園聚集性疫情。
附件1:
廣東省高校和中職學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南(第二版)
附件2:
廣東省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南(第二版)
·成立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學校黨委(黨組織)書記(校長)為第一責任人。多校區辦學的學校,每個校區必須指定防控工作的責任人。
·成立學校疫情防控專項工作機構。明確教育主管部門、屬地衛生健康部門、疾控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近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定點醫院聯系人及其聯系方式,開展聯防聯控。
·實行每日疫情防控“日報告”“零報告”機制。
·逐個通知目前仍在湖北省、溫州市等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師生暫不返校。
·14天內在疫情防控重點地區旅行、生活或途經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的人員,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無癥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須完成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憑縣級疾控中心或基層醫療機構開具解除隔離醫學觀察通知書返校。
附件3:
學校新冠肺炎疫情應急預案
·學校成立校領導(黨委書記)任領導小組組長的應急領導小組。
·如果發現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校醫應立即引導病例到隔離留觀室進行留觀,聯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初步排查后,聯系120車輛送轄區定點醫院診治。學校應啟動封閉式校園管理,住校學生不得離校,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入校園。必要時采取班級或全校停課等措施。
附件4:
學校傳染病防控相關制度
·晨檢制度
托幼機構每天兒童入園進入班級前,衛生保健人員做好體溫檢測和晨檢工作,對兒童健康狀況進行詢問與觀察;托幼機構午睡前應加測一次體溫。
中小學校在入校前完成體溫檢測。每天早晨第一節課上課前,班主任完成對學生健康狀況的詢問與觀察。
高校和中職學校應在早晨第一節課前完成體溫檢測和數據收集工作。
幼兒和中小學生應在晨檢后先洗手再入園(校)。教職員工(含廚工)也應進行晨檢。
詢問和觀察要點包括發熱(腋下溫度≥37.3℃或額頭溫度≥36.8℃)、咳嗽、乏力、呼吸不暢、腹瀉、流涕、咳痰等。也包括其他傳染病相關癥狀:皮疹(含皮膚、口腔黏膜等)、嘔吐、腹瀉、黃疸、腮腺腫大等。
如果晨檢和日常觀察中發現學生出現各種感染癥狀,請立即向其發放一次性口罩,并將其轉至隔離房間等待,由校醫及時進行排查,確保及時發現疫情并立即報告。
·環境衛生檢查通報制度
每日對教室、實驗室、圖書館、食堂、學生宿舍、衛生間、禮堂、浴室等公共場所及垃圾桶站消毒一次。疫情期間每日對上述場所開窗通風情況進行檢查。
清潔人員需每日工作前接受體溫檢測,腋溫不超過37.3℃或額溫不超過36.8℃方可開始工作。工作時須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膠或乳膠手套,工作結束后洗手消毒并按要求對場所等消毒工作做好記錄。
衛生保健室和獨立的隔離場所產生的垃圾要用醫療廢物專用袋嚴密包裝,并及時清運。未清運的垃圾要置于有蓋的桶內,每天用有效氯含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噴灑垃圾桶內外表面等。
附件5:
學校新冠肺炎防護用品清單
附件6:
高校和中職學校集中醫學觀察場所設置及消毒指引
·集中隔離場所要求:應選擇距人口密集區較遠(原則上大于500米)、相對獨立的場所。避免在醫療機構設置集中隔離場所。內部根據需要進行分區,分為生活區、物質保障供應區和醫學觀察區等。為密切接觸者提供單間居住環境,并提供獨立的衛生間。最好具有獨立化糞池,污水在進入市政排水管網前,進行消毒處理;如無獨立化糞池,則用專門容器收集排泄物,消毒處理后再排放。
·相關措施:需要集中隔離的密切接觸者由專用車轉運至定點隔離場所。對疑似和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登記,并對其進行自最后一次密切接觸起14天的醫學觀察,公共衛生機構負責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隨訪并做好登記。原則上不得探視,若必須探視時,探視者必須嚴格按照規定做好個人防護。不得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
·對經醫學觀察確定為疑似或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接觸者,轉移至醫院隔離后,應對原隔離場所進行全面徹底的終末消毒??蛇x以下方法之一:
(1)汽化(氣化)過氧化氫消毒裝置消毒法:可對空氣和環境物表進行一體化消毒,具體操作按設備使用說明書進行。
(2)采用含0.5%過氧乙酸或3%過氧化氫或500mg/L二氧化氯,按20ml/m3的量采用氣溶膠噴霧方式進行空氣消毒。消毒前關好門窗,噴霧時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對表面及空間均勻噴霧,作用60min后開窗通風。噴霧消毒后,按日常消毒方法對物體表面進行擦(拖)拭消毒。
附件7:
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設置健康觀察區(室)的基本要求
·健康觀察區(室)應相對獨立,不得設在緊靠教室、食堂以及兒童(學生)易到達的場所,采光和通風良好,不與其他室內區域有空氣流通,并配備洗手設施,最好有單獨使用的衛生間和洗手設施;要設立醒目的“健康觀察區/室”標識,門前有閑人免進等提醒標識,避免其他人員誤入隔離觀察區域。有足夠的空間供被觀察的人員使用。
·健康觀察區(室)統一由專人送餐,送到隔離區域后由衛生保健人員逐間分發。對健康觀察區(室)每天進行常規消毒處理。
附件8:
教職工和學生返校途中安全防護知識要點
1.如有發熱咳嗽等癥狀,及時就醫,排除感染可能再擇期返校。
2.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進入公共場所時,全程佩戴口罩。
3. 全程保持手衛生,減少接觸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或部位;接觸公共物品、咳嗽手捂之后、飯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手消毒液;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捂住并妥善處理廢棄紙巾,無紙巾時可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4. 應留意周圍旅客狀況,避免與可疑人員近距離接觸。發現身邊出現可疑癥狀者須及時報告乘務人員。
5. 做好健康監測,自覺發熱時要主動測量體溫,若出現可疑癥狀,盡量避免接觸其他人員,視病情及時就醫。
6. 旅途中如需到醫療機構就診,主動告訴醫生個人14天內到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的旅行、生活史,是否途經疫情防控重點地區,以及發病后接觸過的人員,配合開展相關流行病學調查。
7. 妥善保存旅行票據信息,以配合可能的密切接觸者調查。
8. 到校按學校要求報告,登記相關信息,填寫健康卡。
附件9、10、11(詳見上文圖片)
廣東省高校和中職學校新冠肺炎防控流程圖
廣東省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新冠肺炎防控流程圖
廣東省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防控新冠肺炎晨檢流程圖
(來源:廣東教育頭條)
標簽: